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我校冶金工程学院童碧海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3-03-17   文章来源:冶金学院   浏览:

近日,我校冶金工程学院童碧海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高效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是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7.779,是无机化学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我校为论文第一单位,2021级硕士研究生陶正煜为论文第一作者,童碧海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孔辉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封面)

(设计思路图)

当前,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无背光源、无液晶的自发光显示,具有优异的色彩饱和度、对比度和反应速度,其发展带来了显示器技术的快速变革,已在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中实现了商业应用,产业价值数百亿美元。环金属铱配合物由于其效率高和稳定性强的特点成为目前OLED发光材料的首选。但是其激发态寿命较长(通常在微秒级),导致其容易发生浓度淬灭,器件的稳定性不佳。为克服浓度淬灭的问题,团队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将三维刚性的三蝶烯位阻基团与铱配合物融合在一起,以克服分子间的π-π堆积作用。

研究制备了三蝶烯基团与哒嗪铱配合物融合的绿光铱配合物Ir1,与酞嗪铱配合物融合的红光铱配合物Ir2-Ir5,其中Ir5在分子外围进一步修饰了烷基基团以减少分子间作用力。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大大提高,相对于母体配合物其热失重温度最多提高了114oC。修饰后这些配合物的分子间作用力大大降低,其中三蝶烯与酞嗪铱配合物融合的产物完全没有分子间π-π堆积作用,因而提高了材料的光致发光效率,发光效率超过70%,大幅度高于母体化合物。

(配合物的分子结构、热重曲线和发光光谱)

为了评价材料实际应用的潜力,以这些材料为发光材料制备了OLED器件,结果表明Ir2的红光器件D2效率最高,最大亮度为19067 cd m−2,最大电流效率(CE)和外部量子效率(EQE)分别为46.4 cd A−1和27.5%,是目前文献报道的基于酞嗪铱配合物磷光器件的最高值。同时,在1000 cd m−2的实用亮度下,器件D2的EQE保持其最大效率的91.3%,即使在非掺杂浓度下,Ir2的EQE依然高达5.4%,展现了极低的浓度淬灭率和较大的实用化潜力。

(配合物的电致发光器件性能)

考虑到三蝶烯结构为非共轭结构,与铱配合物融合后对母体的发光颜色影响较小,且能显著提升铱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发光性能,降低浓度淬灭率,这些工作对于提高铱配合物的实用性能,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OLED发光材料具有重大意义。相关工作已经申请专利“一种红光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并获得授权(专利号:202110817298.5)。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9/D2QI01786E

(撰稿:姚永林 审核:王海川 张苒 杜飞)

关闭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佳山校区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北路400号      邮编:243002

秀山校区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马向路1530号     邮编:243032

版权所有 © 2020  安徽工业大学 【皖ICP备19010821 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