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我校商学院周世军教授在《安徽日报》发表理论阐释文章

发布时间:2024-10-22   文章来源:商学院   浏览:

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举行。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安徽日报》约请专家学者对全会精神进行宣传阐释。我校商学院周世军教授以《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为题,在《安徽日报》10月22日06版发表理论阐释文章。全文如下: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公平是市场环境的基石,是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竞争的前提。活力是市场环境的生命力所在,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历史与实践早已证明,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做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有助于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是确保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必要前提。一要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加强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二要持续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深化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改革,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完善企业退出制度,健全与风险程度相适应的登记制度。三要切实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机制,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体系,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和商业秘密保护制度,探索建立与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四要不断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和监管制度。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建立健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完善信用承诺制度,探索信用合规机制建设,推动企业信用评价公平统一,全面建立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权责清晰、运行顺畅的信用修复工作机制,支持经营主体便捷高效重塑信用。

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经济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从而实现循环流转。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使生产要素能够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有利于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要素配置实现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然而,城乡分割、市场准入壁垒、低效用地、地方保护、数据垄断等一些突出问题束缚了生产要素顺畅流动。因此,要着力打通束缚生产要素畅通流动的堵点卡点,持续健全要素市场体系,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促进要素协同配置。其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落户渠道,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之间劳动力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其二,破除市场准入壁垒,鼓励民间资本、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和参与一些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技术攻关任务,打通组织间的数据壁垒,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机制,打造“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的良好数据生态。其三,持续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的精准性和利用效率;要打破地方保护,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规则统一的市场基础制度、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和高标准联通的市场设施。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所谓公平竞争是对所有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必须做到公正、公平,政府的行为不给任何市场主体参与者带来任何“不正当的竞争优势”。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有利于释放合理的市场出清价格信号,促进企业作出正确的生产决策,从而形成尊重市场规律、遵守市场规则的良好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一方面,平等对待所有市场主体。坚持一视同仁、公正监管,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密切关注市场出现的新趋势新问题,配合其他行业监管部门共同防范部分企业凭借数据、技术、资本优势造成的竞争失序风险。另一方面,注重构建维护公平竞争长效机制。坚持监管执法与制度建设并重,在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的同时,加快完善市场竞争规则,增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从而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和良性的竞争生态。

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治理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执行力,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内外均衡,这是形势所需,更是主动作为。提高宏观调控前瞻精准有效,要始终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遵循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与机制,增强决策科学性,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掌握客观经济规律,完善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加强政策沟通,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提高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深化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预算制度、税收制度,厘清地方与中央的财政事权划分,建立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和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提高宏观经济治理水平;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准确识别、诊断和预测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异常点、突变点、奇异点,实施精准有效的宏观调控。(撰稿:陈梦 审核:杜飞 张苒 黄敏)

关闭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佳山校区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北路400号      邮编:243002

秀山校区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马向路1530号     邮编:243032

版权所有 © 2020  安徽工业大学 【皖ICP备19010821 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