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学校第五次党代会锚定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全面开启加快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国和教育强省建设助力赋能的崭新征程。学校官网即日起开设“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笔谈”专栏,聚焦相关职能部门、教学教辅单位负责同志,聆听他们以“执行者”的务实视角,结合工作岗位贯彻落实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让宏观的战略蓝图化作可感知、可落地、可践行的生动实践。
铸魂育人启新篇 求真务实抓落实
教务处 孔辉
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明确了实施铸魂行动,力争在培养创新人才上实现跨越的重点任务。高质量发展暑期研讨会提出了一条主线(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推进“三提”工程(专业建设提速、教育教学提效、人才培养提质),驱动“三能”进阶(人工智能赋能、微专业微课程筑能、工程实训促能)的具体举措。我们将主动向新求变,自觉服务大局,将宏伟目标细化为“施工图”,将行动方案转化为“实景画”,持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首要在“抓”,确保“抓”住主线,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新提升
一是强化思政教育引领。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联动教务-学工,对接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其他教学单位,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一体设计、一体推进,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学生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不忘钢铁报国初心,牢记制造强国使命,实现价值取向与国家需求的同频共振。
二是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从素质培养、知识浸润、能力塑造三个层面,厘清新质人才核心特质,明确需求导向、能力适配、供给优化的培养链条,畅通理论基础、实践场景、技术应用的培养路径。加强产业、专业、就业、创业“四业”衔接,引导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化身“创新能力导师”,培养学生从“会读书”到“会学习”,最终实现“会创造”。
重点在“落”,确保“落”到实处,实现专业课程体系再优化
一是推动学科专业与行业需求相匹配。按照《安徽工业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管理办法》明确的本科专业的建设标准和指标体系,紧密对接安徽省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专业发展和动态调整。通过深度融入人工智能,升级优势专业、迭代低效专业、布局新兴专业、做实微专业微课程,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才。
二是推动教育教学内容与新质人才培养相契合。坚持“金课”标准,打造“智慧”课程,围绕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更新、评价方式多元等不同维度,构建“基础理论-数智技术-产业痛点”动态知识图谱,推动课堂教学从“知识传授”向“问题驱动”模式转变。
根本在“实”,确保“实”出成效,实现教育教学水平上台阶
一是全面推进所有专业启动相应认证,以第三方标准规范专业建设。坚持“追卓越、上水平”目标,以工程专业认证为导向,开展长三角新文科专业认证。面向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开展专题培训。要求所有专业锚定评估类型,定期组织自查与互评,建立“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闭环管理机制。
二是持续打造科教产教双融共生培养平台,以多元化合作培养新质人才。以“双特色”项目为抓手,加强校地联合、校企联动、“师-生-机”联学,塑造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建好呼应新质人才培养需要的新型教学组织,促进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前沿基础与创新能力相融合,全面提升学生对现实问题和专业前沿的敏感性与洞察力,争创国家级产业学院。
蓝图已然绘就,落实正当其时。我们将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 不折不扣抓落实、敢作善为求实效,为把安徽工业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审核:黄敏 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