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世宏率队赴浙江工业大学、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调研。科研处、工程研究院及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

在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胡军、科研院院长陶新永等热情接待了调研组。张世宏高度赞扬了该校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及成果转化等领域取得的突破,并介绍了我校的发展沿革、学科特色、标志性成果培育机制及人才培养情况。他指出,两校同为“工业大学”,在服务区域产业升级、推动产教融合方面使命相近。期待两校增进了解、相互启迪,在科研管理制度创新、高能级平台运行、高价值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有组织科研;聚焦国家战略与区域产业需求,探索在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关键技术协同攻关、重大项目联合申报等领域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同打造校际协同创新示范样板。
胡军介绍了浙江工业大学的发展历史、办学特色、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重点分享了该校推进“有组织科研”体系建设的创新举措。
双方围绕科研项目管理机制、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大学科技园功能定位及赋权改革试点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孙学军热情接待了调研组。张世宏介绍了我校发展历程、学科特色、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情况,他指出,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产业为导向,在新能源材料、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能源互联网等领域积淀深厚。双方前期已有良好合作基础,期待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聚焦国家电力与能源领域重大战略需求及产业发展方向,建立更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常态化沟通与精准对接,在科研联合攻关、高层次人才共育、科研平台共建共享等方面深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孙学军介绍了企业发展历程、核心业务、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在电力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他表示,安徽工业大学相关学科领域的科研实力与人才储备令人印象深刻,双方发展理念契合、合作空间广阔。期望与安徽工业大学进一步深化关系,构建长效机制,共同推动高价值科技成果转化,为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双方围绕新能源并网技术、新型储能材料研发、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在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中的应用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入探讨,并就具体技术需求进行了精准对接,初步达成多项合作意向。(撰稿:张妍 审核:王璐 吴宣够 张苒 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