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我校召开2024年春季学期科研工作会议。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曾杰,副校长郑啸,学术副校长龙亿涛出席。会议由郑啸主持,各学院院长、科研副院长,工程研究院、省部级科研机构负责人,科研处全体人员参加。

曾杰指出,科研指标的科学分配对学校科研工作具有战略引领作用,要将指标任务与年度考核体系深度结合,通过“压力传导”与“动力激发”双向机制,切实提升科研效能。针对下一步科研工作,曾杰指出,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学校特色优势科研平台,系统谋划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强化团队协作,力争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高能级科研平台建设上取得突破。在科研项目申报方面,各学院要实施“精准动员+全程辅导”申报机制,重点强化对青年教师的培育引导,以“申报就是机遇”的积极姿态参与高水平国家级项目申报。要明确“阶梯式发展”目标,通过不断深化科研机制体制改革、强化有组织科研体系建设,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形成科研能力逐年跃升的良性发展格局。
郑啸指出,各学院面对新形势与新变化,要把握发展机遇,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扎实推进高等研究院项目申报工作,力争取得新突破,积极探索多元化科研经费筹措机制,推动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
龙亿涛指出,要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高水平国家级项目,加大对积极申报教师的支持力度,在科研实践中快速成长。我校已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政策体系,下一步要持续完善机制体制、畅通成果转化路径,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会上,科研处负责人通报了我校今年第一季度科研到位经费、项目申报与立项、科技成果报奖、知识产权、科研平台建设运行等情况,解读了2025年度学校科研任务分配方案和相关政策文件。
冶金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商学院负责人围绕有组织科研、平台建设、国家级项目申报、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撰稿:张妍 审核:吴宣够 张苒 黄敏)